这件青铜矛,色泽青黑,局部呈黄铜色,有锈蚀痕迹。矛身呈尖叶形,两翼平而素,两刃逐渐收窄成锋。中线起脊,较宽且直,靠近矛锋处变为折形脊,延伸至骹,即矛头下部的套筒。骹口深凹呈倒 U 形,骹部中空,末端有一对穿孔用于固定矛与柄,孔两侧双面均有一对鸟形凹陷,其镶嵌物已脱落。
矛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兵器。先秦时期吴越地区因地域环境因素,长期不受车战影响,因而其青铜兵器重点发展以步战见长的矛和剑,矛是最主要的长柄格斗兵器。早期的吴越青铜矛在叶末端带有倒刺,形似捕鱼工具,但在实战中刺中敌人后不易拔出,不利再战,且由于铸造水平落后,部分矛的骹部为折断后连铸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倒刺不断削弱,到了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倒刺消失,逐渐演化矛叶基部的折肩。此外,骹口凹陷也是吴越青铜矛重要的区域性特征之一。这件青铜矛为收腰折肩形制,骹口深凹,整体线条流畅,青铜铸造工艺与前期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是战国时期吴越地区十分典型的青铜矛形制。
这件青铜矛于1987年出土于杭州余杭县吴山,与之一同出土的还有几何纹平脊青铜剑、青铜戈等兵器,为研究吴越地区的兵器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