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蚁鼻钱整体近椭圆,小头上部有一不透的圆孔,表面锈蚀。
蚁鼻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主要流通货币,由仿制贝转化而来。这类钱币形似海贝,表面有文字,文字连写,乍看象一只蚂蚁歇于鼻尖,故称“蚁鼻钱”。又有些似人面怪脸,亦被称“鬼脸钱”。蚁鼻钱一般采用铜、锡、铅三种金属合铸而成,形制也基本一致,上窄下宽,呈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与当时楚国的另一种流通货币郢爰金币不同,普通蚁鼻钱主要用于民间流通,而郢爰金币和鎏金蚁鼻钱多在上层贵族中使用。郢爰金币等黄金货币属于称量货币,在交易流通中先称重,再按其重量确定价值来使用。而蚁鼻钱是一种单位货币,每一枚蚁鼻钱的价值是相同的,通过计其数量来确定价值。
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大,蚁鼻钱的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这批出土于半山石塘的蚁鼻钱见证了当时越地与楚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战国时期钱币发展史、地域经济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